2月22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检查组对蒲城县人民法院的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检查与验收。检查组一行认真听取了我院的创建活动汇报,祥细查看了相关文件,重点查阅了相关执行案件的案卷材料,从总体上充分肯定了蒲城法院在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对化解涉执信访案件的一些作法进行了表扬,要求尽快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涉执信访是涉法信访案件中比较重大的一个方面,更是体现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尺。蒲城法院党组历来都十分重视涉执信访工作,在2011年更是将涉执信访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由主管执行的副院长专门负责,执行局分管局、庭长、办案人员共同参与办理,为化解各类涉执信访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家住蒲城县党睦镇吝家村的张某,在蒲城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眼中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几年来,年近六十的她为要回被他人侵占的0.8亩土地承包权,先是打官司,从一审到二审,从蒲城到渭南,来回不停地跑。官司胜诉后进入执行阶段,她又是法院和信访部门两头跑,先后进京上访两次,省法院去了多次,县上的信访次数更是难以统计,她还不断用手机向各级领导发短信,诉说自己的困难与不满。面对情绪激动的张某,第一次在办公室接访她的宋彦文副院长热情地为她倒了一杯热茶,让她坐下慢慢说。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的张某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宋副院长也认真地听了两个多小时。他让张某回家耐心等几天,不要再四处上访,相信法院会处理好这个案子的。张某走后,宋副院长立即将执二庭梁建民庭长及案件承办人曾斌洲等人召集在一起,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关化解办法和措施。随后几天,他与梁庭长等人多次奔走于党睦镇与吝家村委会之间,与镇、村干部进行沟通,宣讲有关法律。最后,他带领执行干警,在镇、村干部的参与配合下,到张某的承包地现场进行了丈量,结果发现村、组在划分承包地时,并没有按规定足额给张某划地!在他的协调下,镇、村、组着手给张某补划了应有的土地,使这一信访案件最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省院检查组对张某进行回访时,已经安静生活,不再四处奔波上访的张某真诚地说:“我感谢蒲城法院的法官们,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如果说张某案件是赴省进京访的典型案件,那么下面这起案件则是涉及军地关系的执行访案件:2011年七月的一天,一个自称是武警内蒙古呼和浩特支队政委的人给宋彦文副院长的办公室打来电话,说他们部队的一名姓樊的军官最近工作情绪极不稳定,原因是他父亲的一件执行案子长期得不到解决,父亲经常向他打电话发牢骚,使这名军官思想情绪起伏不定,影响了部队工作,请求法院抓紧执行,尽快有个结果。宋副院长放下电话,立即安排执行局党君宁副局长调卷了解案情。原来樊某之父于2002年向县法院罕井法庭起诉同村尉某,要求其归还借款13600元。法院做出的一审判决生效后,樊父于2003年4月申请执行。承办法官在执行期间调查发现尉某家庭生活困难,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其本人又患有慢性疾病,多次在西安蒲城等地住院治疗,一直未治愈。于是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其后,樊父多次申请恢复执行,樊某的部队亦几次向法院发函催办。但案件仅执行回5000元后再一直没有进展。听完汇报,宋彦文副院长立即和党君宁两人携卷驱车赶赴罕井镇,首先找到被执行人尉某,原来尉某当初患病后一直忙于治病,根本无力还款,后来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本想逐步还钱,又听到个别村民的闲话,他便赌起气来,一直拖着不还。了解了情况,宋副院长便和党君宁一块做起了尉某的思想工作,最终尉某答应当天先履行2000元,下余分两次按期归还。随后,他俩又赶到同村的樊父家中,向樊父做和解工作,还当场打电话给远在部队的樊某,让他安心服役,法院一定会给他一个交待。樊父十分感动。当场表示愿意向尉某做让步。当年10月,当尉某按约定将最后一笔还款交到樊父手中时,隔阂多年的樊父与尉某终于了却了彼此的心结。
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强制力的运用,看起来似乎是相矛盾的话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各类上访或信访,甚至发生极端事件,处理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蒲城永丰镇坊坡村的张某,前些年从本乡奥某处购买摩托车时欠款,由于没有及时还款被奥某告到法院,法院即判决由张某向奥某还欠款及各项费用9600余元。2009年3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张某仅履行2000元后便再无履行能力,法院多次去执行,张某都避而不见。有一次,当执行人员再次去张某家时,恰巧将回家的张某堵个正着,执行人员即要带张某到法院谈话,而张妻见此情景乘人不备,将一瓶农药倒向口中,执行人员眼疾手快,一把将农药瓶从张妻手中夺下,随后将其送入医院进行检查。张妻虽无大碍,但案子执行却陷入僵局。而申请人却不断到法院和有关部门上访,要求继续执行。能不能执行?如何执行?宋副院长陷入沉思。为了进一步了解案情,他与办案人员驱车到永丰镇,通过镇政府把张某的村干部找来了解情况。原来张某过去经营汽车时欠下别人许多外债,由于一时不能归还,便在外长期躲债,其妻在家里养了几头猪来维持家庭生活,还要供养两个女儿上学。当张妻见张某要被执行人员带走,以为是将张某抓走判刑入狱,又怕法院将她赖以生活的几头猪变卖,所以才有此极端行为。了解了初步情况,宋副院长等人又赶到申请人家中,通过一番促膝交谈,申请人终于表示愿意和解。2010年腊月27年关将近,宋副院长带领执行局几名同志又赶到被执行人家中,张某还未回来,于是宋副院长将村干部找来,一道向张妻做思想工作,一番贴心的交谈,张妻终于想通了,在亲戚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凑齐了部分执行款,交到了执行人员手中。宋副院长和办案同志又马不停蹄地将钱送到申请人家里,申请人十分感动,当场表示放弃其余案款,一起引发上访的执行案件得到了圆满执结。当宋彦文副院长一行赶回县城时,已是万家灯火,爆竹声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