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无悔的青春 不变的追求
——“清风伴我行,办案解民忧”主题演讲活动上的演讲稿
分享到:
作者:王军州  发布时间:2013-09-03 09:00:05 打印 字号: | |
  伟大的法学家伯尔曼有这样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正是源于对法律的信仰、对神圣法官事业的尊崇向往,使我选择了法院工作。

  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始终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来展开。“公正司法”是法官一生追求的永恒主题,身为法官,必须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心如止水,超然物外。然而,中国的法官永远称作“人民法官”。“一心为民”,更是中国法官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执行法官,多年来从事的工作看似没有敲响法槌、居中裁判的威严,没有不偏不倚、定纷止争的神圣,但每当一个个案件得以执行,当事人的权利经过我的努力得以实现时,我的内心亦有一种执掌正义之剑的成就感,感到无比的欣慰。不知不觉中,人民群众满意的笑脸,已成为我执着的追求。

我亲历过这样一起案件:一个天真烂漫的8岁小姑娘,在上学的路上,被从天而降、突如其来的一颗螺丝钉击中头部,造成终身残疾。然而当她20岁的时候,还在为当年的官司苦苦奔波,十万元的赔偿款分文没有拿到。十多年来,负责执行的法官换了不少,来法院催案的人从小姑娘的爷爷换成了他的爸爸,案件依旧没有进展。案子转到我这里后,我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看着几近泛黄的卷宗,我似乎也不能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就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我脑海中突然问自己:8岁,是一个人刚刚认知社会的年纪,如果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刻起就遭遇劈头而来的灾难,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公平正义的维护,没有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扶助,那么在她的脑海中,会不会100%的认为不公和伤害都只会是这样一个凄凉的下场、无助的境地;是否从来都没有感受到,乃至于将来也不会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力量;感受不到这个社会的有序与关爱,那她的整个人生何谈欢乐与幸福!如果放到这个角度去审视,我们的案件执行与否,便不单单是这个小女孩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法律,还有我们这些执法者,有没有这份追求、有没有这份信念、有没有这份能力,去建造、去维护、去坚守这种秩序,从而让人民能够无忧无虑,幸福生活!

  带着这种想法,在案件的执行中,我甚至是有些较劲地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努力,终于将案件圆满执结。当小姑娘眼含泪水接过执行款时,我的心中反而释然了。我终于明白,法律人的追求,不但要明白自己是人民的法官,更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始终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坚守者、捍卫者,也只有秉承这样的理念去努力,去奋斗,才能真正的实践执法者存在的意义,才能真正地保障我们的人民能够幸福生活!

  是啊,执行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法院的公信与权威,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广大执行法官以不懈的努力为他们重新点燃了希望的明灯。他们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于执行工作之中,行便民之举,挥利民之策,切实为双方当事人排忧解难,以公正与效率赢得了人民的赞誉。每一起执行案件,从送达执行通知书,传票,通知双方当事人谈话,到查询冻结划拨,采取搜查拘传等强制措施,环节众多,千头万绪,但唯有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般的努力,方能化解人民群众之间最集中、最激烈、最难解的社会矛盾。

在我们执行法官的生活里,早已没有了朝九晚五的概念,只要办案需要,随时准备加班加点,甚至还要付出更多。逢年过节,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是一家人分享幸福的时刻,然而,对执行法官来说,却是最忙碌的时候。多少次,多少回,等送走当事人,夜幕中喜庆的彩灯都亮了,我们才想起午饭还没有吃。不过,面对每一起案件的顺利执结,面对当事人双方的笑容,我们还是觉得——很值很值!

转眼之间,我到法院工作已近八年。这八年来,是我学习和探索的八年,更是我积累与沉淀的八年。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关照为我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家人的鼓励,朋友的理解使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内心对法官这个职业的挚爱更使我坚守了自己的追求。

  有一种执著源于热爱。对法官来说,公平与正义是倾注一生的追求;有一种原则源于坚守。穿行于道德、法律、金钱之间,只有浩然正气,才能两袖清风;有一种能力源于积累。优秀的法官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的背后,是甘于寂寞,舍得付出;有一种力量源于激情,没有对工作的激情,何以担当人民的重托?

真情解民忧,公正润民心。信仰在现实中坚守,青春在岁月中磨砺,我的青春因我的追求而多姿多彩,年华在时光中流逝,我的年华因我的追求而恒久坚定,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