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办案手记
——用耐心与理解取信
分享到:
作者: 秦娜  发布时间:2013-12-18 09:46:16 打印 字号: | |
  铃...铃...铃...五月的某日清晨,电话铃声就响起,我心中还默默的想着,该是谁呀,这么大清早的?陌生的号码,怕是案件当事人吧。于是很客气的将电话接起。“秦法官,咋回事嘛,俺的案子咋还没安排嘛,你打算拖到啥时候去?你这人......”当事人越说越激动,甚至在电话那头开始谩骂。我解释道:“你女儿的案子是这样的,案子现在已经立案了,我也和被告取得了联系,但是因为被告在江苏那边工作,人暂时回不来,我也已经告知他,让他尽快请假,他说到六月初就能回来,到时候我给你们双方尽快安排调解,如果达不成协议就安排开庭,肯定尽快给你们把这问题解决好。”“你们光会说,得是欺负俺们是外地人,不好好给俺们办,一拖再拖,不行我就要求换法官。”无奈的我最终又将案件的进展情况给原告的父亲解释了一遍,但仍然解释不通,最终原告的父亲气汹汹的挂了电话。

  这是一件简单的离婚纠纷,原告杨某,女,陕西兴平人,被告王某,男,陕西蒲城人。2009年5月,原告杨某、被告王某经人介绍相识,2011年10月依法登记结婚。2013年3月两人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分居。现原告起诉要求离婚。诉前调解中,经过与被告联系,得知其仍在江苏打工,需向公司请假后才能回蒲城法院应诉。我将这个情况告知给原告,希望原告能再等等,待被告回来后处理该案。但原告及其父亲坚决要求立案,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也为了让当事人少跑冤枉路,我帮助原告办理了立案的相关手续。可没想到那天早上就接到了原告父亲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问。不久,被告王某赶回来应诉,经过法院的调解,双方也达成了协议,原告的父亲特意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最终这件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感想:虽然这个案件已处理完毕,但当事人的那通电话却给我心中留下了多个疑问。为什么当事人会认为法官是在拖延办案?为什么当事人认为法官是在故意折腾他们?说到根本上,就是为什么当事人会不信任办案法官?当然这样的不信任不仅仅是由于法官自身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法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点耐心,多点理解,那么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就会减少当事人对法官的不信任。
责任编辑: 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