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让司法的人文关怀温暖当事人的心
分享到:
作者:惠国强  发布时间:2014-10-29 15:37:39 打印 字号: | |
  “脚步轻轻移动的声音渐渐地远去,一切温暖的感受和蜂拥而至的虚幻实影在栩栩如生的境界中缭绕,直至鲜花和群山脱颖而出,替掉了烟雨蒙蒙的心尘。”看着大叔带着微笑,走出立案大厅,我饱满的思绪又开始膨胀和蔓延开来。

  “一张笑脸迎人、一句文明用语暖人、一把椅子让人、一杯热茶敬人”,在法院这个地方,我总能捕捉到温情的一幕幕。

  在立案大厅值班的一天,一位来自外地的残疾人王大叔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拄着一根陈旧的拐杖,背着一个泛黄的资料包,在一躯瘦小的身子上,我们可以轻易领会到岁月留给他的道道风霜。

  “请问你们的立案庭在哪里?”拖着不方便的身子,在干警的指引下,王大叔踉踉跄跄地走进了立案大厅。

  送来一把椅子,递上一杯温水,立案干警小车的热情让王大叔立即卸下所有戒备,他紧皱的眉头也随之慢慢舒缓。在立案审查材料的过程中,小车细致地查阅案件的相关材料,耐心为王大叔解答道道难题。秉持着对“老、弱、病、残、孕”优先立案的方针原则,王大叔的立案得到优先解决。

  “谢谢你一下子给我说了这么多,唉,要是去找律师,不知道要收多少钱,人家还不一定给我说地那么细!真得谢谢你!” 在王大叔离开前的那一刻,他紧紧地握住立案干警小车的双手,激动地表示感谢。

  “没啥没啥,您慢走。”那一次,我目睹了干警小车的双颊也泛起了一脸的安然。

春风徐徐,轻轻吹拂着我额边的头发,呼吸着温情的空气沁人心脾,同样站在立案大厅,回味着昔日温美而含蓄的场景,便是有一种激动而丰富的情感之泉涌入我的心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聆听济世忠告,继承精髓,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法干警,刚参加工作,总觉着来法院的当事人常有胡搅蛮缠、大字不识、不讲理、眼花耳背的,但发生在法院的一幕幕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看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其实,老百姓是最可爱的、最淳朴的,是最容易被感动的。当他们遇到纠纷想到诉诸法院,这时他们的心情是急切的、期待的、怯懦的、无助的。此时,只需一个笑脸相迎就会让当事人体会到法官的亲切;只需一句文明问候就会让当事人领受到司法的人性;只需一杯茶水招待就会让当事人体会到法院的温暖;只需一把椅子让坐就会让当事人心生感激之情。这几年的时间里,应该说我从同事们身上观察到的好的细节性做法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无法精确描述这些细节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但它们却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纠纷化解的力量也许并不仅仅来自于法律规则本身,这些细节使我们走近了群众,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必定会为化解纠纷注入新的活力,为更好地开展审判工作,实现真正意义的司法为民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这就是群众路线,一言一行总关情,细微之处见真功。 

“沉舟侧畔千帆竞,百舸争流济沧海”。朋友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用对党的事业的无上忠诚,对宪法法律的无比坚贞,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铸就一座座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丰碑!
责任编辑: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