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看《政工通讯》这本书时,石玉波这个人的事迹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不由地在网上搜集着他的感人故事,读着读着多次不由自主的湿润了眼。2014年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追授石玉波“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奇石化玉,英雄已矣,但在石玉波身上所凝成的精神却已感染和引领着每一个人民法官。
从石玉波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他时时刻刻都在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着自己,在工作中,他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尤似一台“五加二、白家黑”不停工作的“永动机”,这种精神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和热爱,更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从石玉波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审判事业的无限热爱。六年时间里,石玉波审结了1930件案子,平均每年300多件,无一错案,无超审限、无集体上访、无矛盾激化、无违法违纪。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审理的这么多案件中,调解撤诉率达70%,这是为什么?为的是让老百姓省心、省钱、省力。这么重的工作,他靠什么完成?靠的就是对审判事业的无限热爱,只有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自豪,才使他坚持着,前行着……
从石玉波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的深厚感情。石玉波的那种平等、朴素、善良,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效仿。一双布鞋,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那场纠纷的解决难道不是一双布鞋化解的吗?一次次深入田间林地,耐心、细心、诚心、公心、真心的“五心工作法”,更是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纠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一种善心,是一种大爱,一句“你比我亲儿子还亲啊”是对石玉波甘当老百姓儿子的无限赞美。他就是一名“平民法官”,是“乡村和谐的铺路石”,这源于他的“心有百姓、懂得感恩”。
从石玉波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司法公正的执著追求。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我却说:“细节体现公正”,就像石玉波所说的:“如果法院连印章都盖歪了,当事人怎能相信这是一份公正的裁判呢?”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石玉波把公正司法时刻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秉公办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他就是这样为司法公正撑起了一片蓝天。
青山埋忠骨,千里祭英魂。石玉波虽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魂牵梦绕的上仓法庭,离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离开了他视若珍宝的妻儿,但人们没有忘记他,在石玉波一周年时,早有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在他的墓前放满了盅盅素酒、朵朵白花……
斯人已逝,精神不息。唏嘘感慨之后,我们更应领悟:总有一种感动,令人神情激昂;总有一种精神,长留百姓心间。他用生命书写“人民法官忠于党”的赤诚情怀;他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平凡如斯,伟大如你!相信,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