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镇法庭调解了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案件结束后,当事人握着法官的手,连声说感谢。
事情的经过时这样的:原告熊某系湖北人氏,2008年经人介绍与本地的王某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由于性格、地域、文化饮食等的差异,原、被告双方感情日渐淡漠。被告王某一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2014年1月10日,原告熊某从湖北来到蒲城提起了诉讼,要求与被告王某离婚。鉴于原告熊某路途遥远,来回奔波不易,承办法官随即电话传唤了被告王某,王某在苏州打工,但其拒不配合,并扬言:你们随便,爱咋处理就咋处理。我就是不想和她过,也得把她拖死,并挂断了办案法官的电话。原告熊某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大哭起来,法庭的其他同志赶紧过来安慰她。被告的拒不配合,且出言不逊,作为一名基层的人民法官,众多无奈的背后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我们只能更耐心的去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不能激化矛盾,一定要做好调解工作。随即,承办法官和庭上其他同志便驱车前往被告的家,在村中经过了解,被告的家中已经无人了,其母在被告王某的姐姐家生活,办案法官又赶赴被告其姐的家中了解情况。在去被告王某其姐家的路上,承办法官又给王某发了条短信,简单的给其讲了一些情况。见到被告的母亲后,承办人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给其母讲了大量的法律规定,后其母愿意配合法庭做好被告的工作。2014年2月25日,被告王某到庭,在法庭的主持下,原告熊某与被告王某达成离婚协议,并对子女抚养做好了安排。
案件结束后,原告熊某及其代理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声说感谢,说当初我们还担心你们地方保护,现在看来,你们真的是为人民群众着想。被告王某也满含歉意的说,我误解你们了,我以为你们是替熊某办事的,现在才知道,你们是给我们解决问题的。
看着当事人远去的背影,我们深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没有让他们调解和好,有点遗憾,但能真正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也是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我们法院人应尽的责任了。这些年,大量的婚姻家庭矛盾涌入法院,能真正调解和好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以调解离婚和判决离婚结案的,这类矛盾是基层法院面对最多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事件。我们要有一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心,要有一种锲而不舍、司法为民的精神,我想,我们的付出,人民会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