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迟来的母爱
分享到:
作者:张晓峰  发布时间:2015-01-26 14:37:52 打印 字号: | |
  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可对于蒲城县荆姚镇东兴村的小李某来说,母爱却是自己痛苦的记忆。1991年,小李某父母亲“结婚”了,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同居生活期间父母亲有了小李某和姐姐两个孩子。刚开始,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可后来父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僵了。2009年年底,母亲王某不辞而别,从那天起,小李某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母亲的记忆也渐渐模糊了起来。

  2015年,小李某的父亲认为王某这么多年不尽做母亲的义务,忍无可忍之下,便以小李某的名义将王某起诉到法院,要求王某承担抚养费。承办法官了解到的情况是,王某2009年离家后,再也没有和家里联系过,其娘家在邻县白水林皋镇,小李某父亲给法庭留下的被告电话也打不通。1月20日一大早,承办法官和书记员驱车前往白水县王某的娘家,找到了王某的家人,但王某家人告诉法官,他们也联系不上王某。承办法官并不着急,而是坐下与王某的家人慢慢地拉起了家常,说起了小李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给他们讲解了一些法律规定,临走时又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告诉王某家人如果王某和他们联系,让她给办案法官打个电话。一番平和亲切的谈话明显让王某家人打消了对法官的戒备,当天晚上法官就接到了王某的电话。电话中法官首先指出了王某不应该不履行孩子的抚养义务,其次告诉王某她与小李某父亲已经构成事实婚姻,就是感情不和,也必须走法律程序。明显感觉到电话那头王某的自责后,法官告诉王某自己在法庭见到小李某时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及王某不履行抚养义务对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听着电话那头王某低低的啜泣,法官将小李某父亲的电话告诉了她,叮嘱她案子在怎么处理一步步来,一定要马上给孩子打个电话!第二天早上,小李某的父亲带着小李某就来到法院,告诉法官,王某愿意履行义务并撤回了起诉。

  案件虽然结束了,但办案法官却陷入了沉思。英国有句谚语: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是啊,对孩子的抚养不光有物质上的给予,还必须有精神上的沟通,养而不教是不负责任的。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其实在离婚案件中,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我们不得不在办案中直面这样的问题,这也促使我们法官必须在处理案件时慎重的、关爱有加的、细致充分地考虑他们的权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没有能力降低离婚率,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去处理好孩子这个问题,关爱、呵护他们的幼小心灵。我们多一份耐心与理解,当事人就会多一份信任与满意。

  但愿这迟来的母爱能给小李某带来一丝精神上的慰藉。
责任编辑:张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