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谢谢兴镇法庭的法官们,我要给你们送个锦旗!”两位当事人紧紧握着法官的手,不住地道谢。“不用不用,拿到了就好!拿到了就好”。倒是书记员小贾说话不利索了,连声推辞着。
这两位质朴憨厚的当事人是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原告,虽然两人合起来只有3500元的工资,但今天能够拿到这3500元,却是大费了一番周章。2014年老王与老刘受雇于本县的李某到外地打工,后来李某承包工程赔了钱,拖欠两人的工资一直没有清偿。无奈之下,两人将李某起诉到法院。单是通知李某应诉,法官就几经周折、多次找寻,又经过几番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李某愿意一个月内清偿短欠的劳动报酬。看着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法官也甚是欣慰。
原本以为案件就这么结了,可前几天老王老刘又来到了法庭,说李某根本联系不上,钱也没有给付,随即法官打电话给李某也是打不通!看着老王老刘不安的表情,承办法官张晓峰决定带上书记员贾保财再去趟被告家。到了后得知,李某前些天因为跟别人的债务问题,把人捅伤后躲避在外,公安机关也在找被告。听到法官带回的这个消息,老王老刘顿时陷入了沮丧,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助。没办法,只有申请执行了。填好了生效通知书,张晓峰法官迟迟没有交给当事人。望着抱头闷坐在角落里的老王老刘,法官的心情也是说不出的沉重:本来以为只是两个标的很小的案子,能够顺利让他们拿到钱,可没想到还要进入执行程序,李某还躲在外面,就是这区区三千多元也不知何时才能拿到!再次看了一眼两位茫然的当事人,张法官腾地站起来,叫上小贾又去了李某的家。说实话此行他心里没有任何把握,但一想起这两个朴实的庄稼汉子无助的眼神,他还是坚定地要去试一试!在李某家,他们找到了李某的父亲,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沟通,李某的父亲终于答应替儿子先还钱,并当即在村上借了3500元交到法官手中。接过法官递来的3500元,两位当事人感动得忙不迭道谢,因为他们一天内经历了这份曲折艰辛,见证了这3500元要回来的来之不易!
看着他们高兴地离开法庭,法官们没有太多的兴奋,近几年因为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越来越多,好多农民兄弟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导致工资拖欠。案件虽然在法官的努力下得到了圆满的化解,但更让法官们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尤其是两位农民兄弟失望无助的眼神,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这时小贾说,这是个很好的宣传题材啊,应该写个简报报道报道。张法官连连摆手,说自己宣传自己,还真不好意思,都是分内之事,没什么好表扬的。这时一旁的冉肖红庭长说,我们写简报不是为了宣传自己有多辛苦,也不是为了让谁表扬我们,而是宣传我们的工作,将审判工作的触角向社会、向群众有效延伸,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法律,了解我们所办的案件,了解我们是咋样处理案件的,从而让大家更尊法、守法、依法维权。听了庭长的这番话,张法官随即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了那两位农民兄弟期盼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