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是新媒体时代法院对外宣传的阵地之一,是法治时代法院信息及时传递的需要,是沟通民意、回应民意的需要,是司法宣传、司法公开的需要,是危机公关与舆情引导的需要,对宣传法院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基层法院微博管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法院微博的功能
微博是法院与社会公众沟通联系的一种新平台,是公众表达民意、法院传递工作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畅通民意沟通的渠道。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法院通过微博与公众分享对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见解,传递公正、廉洁、为民等司法理念。同时,也在与网民相互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也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二是展示法院形象的平台。法院把自己正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何做”等群众关切的信息通过微博适当公开,充分展示法院公正、高效、为民、廉洁的社会形象。让社会公众及时全面了解法院,切实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三是接受监督的渠道。建立法院微博,是一项司法公开举措,通过主动公布审判信息,接受群众评价,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主动收集群众会法院的意见和建议,是法院积极接受外部监督的重要途径。四是引导舆情的需要。微博面对面互动性更强、更直接、更有效,真正占据微博这一网络制高点,才能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及时处置舆情,合理引导舆情,有效控制舆情,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害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等不良影响。
二、 当前基层法院微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多数法院已经在各网站开通了微博,但是缺乏有效利用微博的意识,多数法院由兼职人员管理微博,组织管理松散,微博建而不用现象严重,没有发挥出微博的便捷、灵活、迅速功能,更好地宣传司法活动,增进与网民沟通交流。以基层法院为例,官方微博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受到了社会各界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转发多,原创少。基层法院官方微博原创较少,基本上是对最高法院、省法院和市中院等微博每天进行转发,在一片繁荣的背后,缺少俯下身、沉下心,反映基层法院自身工作开展和法官事迹的特色微博。
二是制度多,落实少。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事物,基层法院能够认识到其对加强法院宣传的重要作用,能根据本院实际制定加强微博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微博编发规定、微博直播庭审制度、微博发言人、微博形象大使等,但这些制度停留在纸面上的多,真正落实的少。
三是硬件多,人员少。在基层法院普遍面临“案多人少”的大背景下,基层法院人员短缺的情况非常严峻,在司法宣传方面配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没有专人管理法院微博,由政工科的工作人员兼任微博管理员,他们本身还承担着其他工作任务,很难精心管理,有时造成微博发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三、对加强法院微博管理的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微博的价值,利用新媒体思维和现代化手段建立起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展示法院形象,回应网民需求。把微博作为法院同步发声的“小喇叭”,充分发挥好微博快速、便捷、及时的特点。
二是加强管理。要在整合现有微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包括考核奖惩在内的动态督导落实体系,以“标准化”理念加强微博管理。从微博发布程序、内容类别、发布时限、与网民互动机制、对传统媒体的延伸报道等方面建立考核督导机制,不只从条数上考核,而要从内容、作用上督导、丰富和努力延伸。
三是定人定责。微博管理应由专人负责,组建微博管理团队,以微博发布为平台,负责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控。同时加强微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法院高素质的微博管理人员,以适应新媒体形势下法院展示自身良好形象、加强与群众沟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