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鉴者注:
鬼马精灵的薛冰送来的自己的又一篇作品,文风一如此前,跳跃而不合常规。看完后我基本没有修改,因为在我努力理解适应一个法院新人灵动而不拘一格的思维时,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份传承,一份坚守!所以将此文原汁原味的呈现,希望与大家共同体会个中滋味!至于文章的形式,我更愿意在自己把握不了的情况下努力去欣赏和学习吧!
——苏宏盛
法庭的小马达们
某年某月,二水同志来到了俗称本县“小香港”所在地的派出法庭,此地在80、90年代是以煤炭为基础产业兴起的,发展势头也如当年“取之不尽”的煤炭资源一样,迅猛异常。而今,此地发展的黄金阶段已然不复存在,发展速率也像当下疲软的市场经济一般,后劲不足。可外部环境的变化无常完全没有拉低本地派出法庭的收案量。
片段一:勤劳的做饭阿姨
作为一枚资深吃货,二水下庭室的首要目标是和做饭阿姨打理好关系,时不时地到厨房溜达一圈,找找可口的东西吃。某日,二水又去厨房觅食,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和阿姨聊天——
阿姨关心地说道:冰冰啊,你们每天都挺忙的,工作要做好,但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能做的就是给咱把饭做好,你说是不是?
二水边啃着红薯边点头:嗯,你说的属实,我无异议。
阿姨:你别看我年纪大了,我也很注重锻炼的,每天早上,我先到菜市场买菜,然后还要去公园走上一大圈,之后再回来做饭。
二水听完就傻了,站起身来回道:我去!姨,你也太猛了吧!每天要去镇上的街道买菜,完了去县城的公园转个大圈圈,最后再回来做饭,真心不嫌麻烦。
阿姨:这有啥么,菜市场就在公园对面,很方便的。
二水:什么!你还是去县城买菜?威武!
阿姨:没有呀,我就在镇上买的菜,公园也在镇上。
二水:停……你先让我捋捋,你的意思是这镇上还有公园?配置有点高了吧!我老家的镇上也有一个园,不过是陵园,除了清明节,平时也没人往那地儿跑吧。
阿姨自豪地说:想当年我们这边的发展很快,懂不
二水:哦……
据庭上其他人介绍,阿姨是庭上的老员工了,前前后后陪了至少有四任庭长,做饭很用心,脾气也很好。当然,阿姨偶尔也会很生气,那就是每当她把饭做好之后呼唤大家吃饭的时候,大家来吃饭的速度一般都会落后于饭菜变凉的速度。
片段二:全能小司机
下乡是法院人必备技能之一,派出法庭琐碎的案子更要求大家经常下乡,走村入户地找当事人,这时庭上的小司机和他的百度地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百度地图在到达当事人家中的“最后一公里”处总会失灵。某日,二水手头的案子需要下乡,他们就拿着手机出发了——
二水在路上兴奋地说道:黎明,你放心,我这人唯一的缺点就是记忆力太好,这以后下乡的事叫上我准没错!
小司机:好,那以后请多多关照。
来到村口的时候,二水速度地下车找村民问好路,然后迅速上车。
二水:好了,这都很清楚了,就是这条路,沿着它往前直走300米,遇到路口向北拐,再走上个200米左右,之后往西进个小巷子就到了。
小司机无心地问道:那北边是那边呀?
二水:就是北边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么。
小司机默默地叹口气:算了,还是让我去问路吧,你就给咱坐在车上,行不?
二水:哦……
小司机可不仅仅是司机,还要帮忙整理卷宗。作为庭上唯二的男性劳动力,还要扛水、修门、修电脑、拉网线等等,这就是法院的迷之魅力所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
片段三:神一样的队友
艾洁和二水是同一批进院的同事,艾洁的目标是“瘦得很明显”,每当艾洁宣布节食的时候——
二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艾洁,我买的这个东西很好吃,你来一块吧,不多吃啊。
艾洁:我不吃,你也克制一下吧,这东西热量太高了。
二水:没事没事,人生在世,唯美食不可辜负也,吃饱了才有劲减肥。
在二水响亮的咀嚼声中……
艾洁顿感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冰冰还是,给我也来一块吧。
在艾洁还没有和二水在一个庭室的时候,两人下班后总会吐吐槽,某日艾洁又说:我今天成功的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而且我用的是明星的案例,感觉我都能用花边新闻来为我办案服务了。
二水:刚好,我也成功了一起,用的也是“贵圈”的例子,交流交流。
艾洁:最后他们夫妻和好了,毕竟“且行且珍惜”嘛。
二水:最后他们夫妻离婚了,毕竟“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么。
艾洁:唉,“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姻”,你赢了。
二水:这句话的情景是古时候媒人拉纤的时候使用的,我们确实没在那位置上。关键是我也拼命地劝过那小俩口了,确实拉不住,那就好聚好散喽。
艾洁:那就好,不然你娃罪孽深重了,明白?
二水:哦……
我们同一批进院的同事还很多,刚来时大家的实践技能基本为零,都是在每天的积累中前进的。遇到消化不了的案子,一方面是前辈们的指导,另一方面就是相互之间的帮助。一路走来,同行者不少。
片段四:暴走的小娘子
法院和医院有些许相似之处,一个是为人治病,一个是为社会治病;法官和医生有相通之处,医生要做到救死扶伤,法官要做到定纷止争,性质上都是悲情英雄。 某日,忙完案子时,天色已然不早了,二水趴在办公桌上做生无可恋状,对面的副庭长也刚打完最后一通电话——
二水:娜姐,你之前不是选调生么,那不是培养后备干部的生力军,咋跑来当法官了。
副庭长:因为我脑子进水了。
二水:是这呀,那如果让你再选一次,你还进不进法院?
副庭长:进。
听完副庭长言简意赅的回答,二水默默地站了起来,走到窗台边,拿起遥控器,打开空调,并调到制热模式上。
看在眼里的副庭长很不解:冰冰,你开空调干嘛,大热天的。
二水:娜姐,听完你刚才说的话,我感觉你的脑子需要烘干一下。
副庭长凉凉地回一句:二水,我发现你的名字起得真好。
二水:是吗是吗,我也这样觉得,我家小白都说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霸气侧露不?
副庭长翻了翻白眼:这个水其实可以去掉,你倒是把二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出去补补钙
二水:哦……
副庭长是一个“上得庭堂,下得厨房”的五好模范。开庭时能震得住场子,把控好庭审节奏;做饭也是很有一手,那叫人垂涎欲滴的(郑重声明:我没有吃过,都是她在圈里晒的,这点表示很有意见)。最最关键的地方是,人家还是个“小政委”,帮我们纠正了很多思想上的小误区。
压轴片段:搞笑又严谨的老大
上文提到过,小司机是庭上唯二的男性劳动力,剩下的另一人就是我们庭长了。法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强迫症,法院的这杆子人貌似更胜一筹,庭长在锁门、关灯等方面也是够反复无常的了。下面请通过专业的修改判决来鉴定一二——
二水:庭长,我这个判决写好了,你帮忙改改。
庭长:好,那你就在跟前吧,我一边改一边给你说。
二水:庭长,这标点符号也有问题呀?我感觉这个逗号用的挺好的,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呢。
庭长:你这都差不多“一逗到底”了,这意思分几层来表述,用分号更合适。
二水:好吧,我注意。
庭长:还有呢,你这最后本院认为部分能不能少用文学语言,不专业!
二水:那我这不是为了体现文书的人文关怀呀,有些法律术语太生硬了。
庭长:我们不要求词藻有多华丽,关键是用语准确、严谨。
二水:好吧,我注意。
某日,裁判文书的格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变化,全院倡导大家使用新版的文书格式,二水也领会要旨,拿着新写好的判决兴冲冲地跑去让庭长修改。
二水:庭长庭长,看我根据新文书格式写的判决,怎么样?
庭长通篇看完之后:二水呀,你能把这一段分开写不,看得我脑子乱。
二水:可是庭长,我这属于夹叙夹议,你不是说新文书的关键是要把咱们从繁琐的文书制作中解放出来么,我感觉这样写很是解放。
庭长:你以为你是鲁迅呀,还写了一篇杂文出来了!文书制作是要简练,那你也要把案情写明白,裁判理由写充分,你这两个都杂糅到一起了,容易产生歧义,再改改去!
二水:哦……
看出来了吧,庭长是一个没有架子的领导,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是信马由缰的谝,也许这就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特有的包容心。庭长的业务能力很好很好,老同志的两把刷子很厉害的了,尤其是对案情的把握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结尾: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以后的以后,我们还是要不断认识,不断改正,不断提高,未来的未来,我们依然真是,依然坚守,依然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