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以培塑典型为抓手建设过硬队伍
分享到:
作者:惠国强  发布时间:2017-11-24 08:57:14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蒲城法院坚持把培养宣传先进典型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法官干警自觉把学习典型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学习先进超越先进、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一、打造平台、丰富载体,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中选树典型

  一是制定《关于开展向“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邹碧华学习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追·灯”学习邹碧华精神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大家自觉学习邹碧华精神,真正把邹碧华精神转化为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司法改革、推进审判执行的精神动力。二是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氛围,让法官干警切实感到人人可以当模范、典型就在我身边,制定了《“每月之星”庭室及个人评选活动实施方案(试行)》,每月开展星级庭室、星级个人评选活动。2016年10月以来先后评选出10个星级庭室、26名星级个人,加大对“每月之星”当选庭室及个人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通过展板、报纸等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多范围地宣传“每月之星”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坚持“创新活动载体、培育典型引路”,开展“支部建在庭上,党员亮在岗上,业绩体现在审判上”等活动,要求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锋形象“树”起来,切实发挥了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三是以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动力,积极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案件质量评查、百日结案竞赛等活动,争创青年文明号、“每月之星”、办案标兵等,真正把思想建设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习先进典型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有效提高了法官干警法律适用、驾驭庭审、制作文书、服判息诉的能力。每年对先进个人、办案标兵、宣传骨干、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集体“披红戴花”予以表彰奖励。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张晓峰荣立“二等功”、被评为“渭南标杆”,李妙娟、王军洲、许燕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渭南标杆”等,2016年李妙娟作为渭南政法系统唯一的标杆个人参与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标杆,勇创一流”为主题的“渭南标杆”宣讲活动,讲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神圣使命,像这样鲜活的典型法官形象,激发了身边法官干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效果。  

  二、聚焦任务、深压担子,在完成审执中心任务中塑造典型

  准确把握“三项机制”与法院工作的契合点、切入点,切实将“三项机制”转化为激发法官干警干事创业的动力,不断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近年涌现出的“青年才俊”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给他们授权,压担子,强责任,使其挑大梁,担重任,切实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当遇到有干扰、有阻力、难以突破的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当遇到审理难度大、舆情媒体关注高、社会影响广的大案要案,让他们承担起来,让他们勇挑重担,团结协作,不断磨练,切实增强法官队伍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7年以来,自“基本解决执行难”以来,王军洲带领的审判团队通力协作,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该团队共执结案件372件,个人办理案件146件,名列全局第一,结案率86.50%。他曾一周内在上海、榆林等地多次奔波,划扣、冻结被执行人账户,执结698万元标的。

  三、加强策划、深入挖掘,在结合运用各类媒体中宣传典型

  一是搞好宣传策划,提升主流媒体见报率。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策划,经常邀请《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渭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座谈交流,做好选题策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典型。二是用好各类媒体,集中宣传形成品牌。围绕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精心组织,政工科牵头法宣、网宣等,负责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撰写,积极做到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同时出击。在中央电视台《法治天下》、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等栏目报道典型法官审理的案件。在陕西高院院刊《三秦审判》推送典型法官先进事迹等。三是注重在中青年干警中“包装”典型。坚持有步骤、有计划的发现挖掘青年法官干警典型,从完成安排组织各项活动中发现寻找法官干警亮点。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宣传推广。2016年,李妙娟同志被评为“渭南标杆”后,把其做为先进典型的品牌,巧妙将陕西高院官微、陕西日报、本院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综合宣传,在全省法院系统法官干警中树起了学习的榜样。

  四、建章立制、完善保障,在实施全面人文关怀中温暖典型

  一是注重对典型的提拔使用。坚持把典型放到适当的岗位上锻炼,为典型搭建更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倡导“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2015、2016年提拔的23名70、80后中青年干警,多数是来自一线的工作骨干,有效调动了法官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也激活了干事创业主观能动性,呈现人人“比正气、比奉献、比业绩”的“百舸争流”创先争优氛围。二是健全完善培养典型的制度机制。规范典型的运作方式、程序和方法做到主动发现、主动培育、主动推荐。先进典型优先安排参加培训,有适合的岗位时,优先安排使用。注重对典型做好“加减法”,有意识地交任务、教方法、压担子,适时放到不同岗位历练。做到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立功受奖的指标上,适当向典型倾斜。三是解决好典型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在教育培训、研讨交流、巡回宣讲、参加社会活动方面提供便利,尽可能帮助典型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落实干警带薪休假和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健康服务。下大力气抓好司法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开展演讲、摄影、书法等文体活动,设立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中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健康知识讲座等,特别举办庆“七一”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举办道德讲堂,让典型登坛讲故事、讲感受等,丰富了法官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努力形成人人想做典型,人人学做典型,人人关爱典型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