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最美是你。3月6日下午,在“唱响新时代 巾帼建新功”渭南市庆“三八”表彰会暨新时代诗会上,蒲城法院家事审判庭副庭长李妙娟被渭南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3月7日,在蒲城县2018庆“三八”表彰大会上传来好消息,蒲城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许燕被蒲城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接下来,由小编李丹带领大家领略两位“巾帼英雄”的迷人风采……
李 妙 娟
李妙娟,女,汉族,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8年担任镇长助理,2011年调入蒲城县人民法院,长期扎根基层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现担任家事审判庭副庭长。2014年被中共渭南市委政法委评为“政法业务标兵”,被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业务标兵”,2015年5月被共青团蒲城县委授予“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评为“办案标兵”、“全省法院201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渭南标杆人物”,2016年10月在渭南市各区县巡回宣讲,并获得“优秀宣讲员”荣誉称号等。
李妙娟是关中平原一位端庄美丽、秀外慧中、刚柔并济的女法官,犹如铿锵玫瑰绽放在渭北旱塬。不忘初心,情怀不改,送法下乡、巡回审判、定纷止争……,这位“80后”女法官——李妙娟,用信仰、坚守与真情诠释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先后审理各类民事案件1000余件,结案数连年位居全市第一,所办案件无一信访案件发生,没有一起违法违纪现象及群众投诉现象。刚调入法院,李妙娟被分配到孙镇人民法庭工作以后,五年间,她渐渐习惯了30多公里的奔波,在寒暑交替的日子里,在庭里庭外的忙碌中,在田间地头的奔波上,晚上加班每写一份调解书或判决,心里就会多一份成就与责任感,内心就充盈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一路走来,让她渐渐明白了法官这个职业的神圣含义,正是靠着对职业的热爱让她在岗位上默默的追逐着梦想。
从坐在审判台上、手握法锤的那一天起,她就将自己摆放在天平的正中央,用真情和睿智化干戈为玉帛。在家长里短的繁杂纠纷中,这个瘦小的女法官置身于矛盾的漩涡,耐心倾听、细心调解,用法理和情理为当事人打开心结,为案件画上圆满句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她对当事人的庄严承诺,更是自己时刻铭记于心的准则。好法官——李妙娟,用法律权威护佑着公平正义的阳光,终将抵达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生命。她所承办的一起“连腿子窑洞”排除妨害案件,亲自多次到现场上下查勘、细致找村民走访问询,又邀请村调解主任及旁听村民参与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原告撤回了诉讼,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案子办结之后的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想送她一副对联,执拗不过只好让他先将东西暂时放在同事那里,下乡回来后发现精心裁剪的鲜红鲜红的纸上用金粉赫然书写着:“头戴国徽依条文裁判是非曲直权为民所用,脚踏国土凭证据维护国家权威情为民所系。”这只是她办理的众多案件的一个缩影,墙上的一面面锦旗、抽屉里的一大堆荣誉证书就是最好见证。
蒲城法院作为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李妙娟被抽调协助负责人工作,面对责任、重任,她二话没说,当起了开路先锋,在家事审判中坚持以构建和睦幸福的家事关系为目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探索家事审判方式和机制改革工作的新途径,团结协作,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形成了具有蒲城法院特色的调解优先家事审判方式,实现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李妙娟作为基层人民法庭普通而平凡的一名女法官,用柔情中的坚毅,严肃中的认真,灵活中的严谨,微笑中的无私践行着使命与职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犹如一朵盛开的玫瑰,展示着新时期女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的迷人风采和崇高境界!
许 燕
许燕,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3月出生,39岁,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蒲城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庭审观摩优秀审判长,2015年3月被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业务标兵”,2016年1月被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17年3月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
坚持公正司法,赢得群众认可。她热爱审判工作,忠实履行法官职责,在审判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她不畏艰苦,勇挑重担,通过扎实做好依法公正审判和释法说理取信“两篇文章”,从程序和实体上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办案中既当裁判员,又当宣传员,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用真心实意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她坚持又好又快办案,案件质量好、效率高,是大家公认的“办案标兵”。每接到一个案子,尤其是疑难案件,她都先仔细阅卷,通盘分析,然后将涉及的法律法规找齐反复研究学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着手审理,不打无准备之仗,力争使审结的案子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在具体案件的办理中,更是巾帼不让须眉,民一庭受理了一起陈某等94名农民工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考虑到涉及众多农民工群体利益,案件由副庭长许燕法官承办,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几十名工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为减轻当事人诉累,许燕法官利用整整四天远程视频确认协议内容。年末岁首,为使农民工早日拿到钱回家过年,许法官主动放弃节假日,快速完成了法律文书的制作,会同执行干警一行四人两地千里付工资130余万元,真情温暖百姓心,得到了群众的点赞。一位农民工赵某充满感激的说道:“谢谢法官,你们竟然能到这里来,这笔工资款都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居然还能要回来,真是太感谢了”。她办结的民事案件注重调解,坚持因案施策,在审理案件中宣传传统美德,主张谦恭礼让、和睦相处的和谐理念,弘扬敬老爱幼美德……一件又一件关系百姓问题纠纷的化解,法、理、情的完美融合,春风化雨般地滋润了民心,赢得群众对司法的理解和信任。
倾心温情服务,让司法更有温度。在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理念的引导下,她作为一名法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在县广场、农村等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切切实实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作为涉军维权办公室的一员,她每年都向即将踏上军旅生涯的新兵们上一堂生动的法律课,给每位新兵及家长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并送去法院的庄严承诺,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涉军家属咨询和案件办理,她耐心履职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驻蒲部队官兵的一致认可。在办案过程中大胆探索,注重开展以案释法,创新运用微视频、网络等载体办案、普法,向群众讲法治故事。2017年6月,她与全庭同志前往蒲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开展“巡回”办案,为办理新车挂牌、处理违章等手续的群众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提醒他们提高安全意识,文明驾驶,依法为机动车投保交强险或商业险,确保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通过“巡回”审判达到了“以点带面、以案说法”的效果,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深化了普法宣传效果。
注重自身修养,坚持严于律己。她非常注重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能够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自觉锤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政治、业务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她能经常请教老前辈和审判经验丰富的同事,把其视为不可多得的老师,认真学习他们的办案点子和办法,多多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办案中她“巾帼不让须眉”,在大刀阔斧开展工作的同时,自觉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坚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她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良好心态和情绪,具有开阔的胸怀,读书学习、唱歌、旅行是她的爱好,广博的阅读扩大了她的知识面,陶冶了她的性情,提升了她为民司法的能力。
多年的审判工作,使她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日益强烈,每当任务在身,不管严寒酷暑,不管山高路远,不顾家庭事急,她心里装的首先是工作,手头上忙的总是案情,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审判工作,倾注着自己的一往情深,始终无怨无悔地奉献于自己的事业,面对着荣誉与褒奖,她没有丝毫放松,没有一点陶醉,有的只是深深感受到的任重而道远......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
今天是“三八”女人节,
蒲城县人民法院的女法官干警们如那美丽花朵般在春日阳光下绽放得格外美丽。
她们,有的是手持法槌的法官
她们,有的是记录送达的书记员
她们,有的是服务审判的行政后勤
她们或许不比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她们却怀冰清玉洁心,守正佩仁义
她们或许不会飘飘仙子舞,玉音婉转流
她们却善引律伸公正,裁决惩扬善
她们或许没有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她们却是身着正义袍,天平印胸前
她们虽非壮士须眉力 却有青山巍巍松柏节
在单位
她们是维护公平正义
用柔情化解矛盾的使者
在家里
她们是慈祥的妈妈
贤淑的妻子、乖巧的女儿
她们爱生活、爱家庭、爱漂亮
她们更爱自己为之奉献的事业
她们如花朵一般
绽放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
愿你们有一日偷闲赏江山,天地入扁舟
愿你们福满门庭春常在,君来愁绝醉明月
女神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永远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