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向执行难全面宣战;2017年,全力攻坚执行难;2018年,发起决战决胜战役。一年紧跟一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精心绘制的恢宏蓝图下,蒲城法院认真落实“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任务,不断探索新举措、谋划新思路、寻找新亮点,完善机制,多方联动,规范行为,强化队伍,重拳出击,全力攻坚执行难,共收各类执行案件6518件,执结5683件,执结率为87.19%,申请执行标的12.84亿元,执行到位标的7.96 亿元。
大格局聚力,联动协同一盘棋。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法委高度重视法院执行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执行重点事项,联合下发《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专门文件,建立了长效机制,压实了各部门执行联动责任,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信用惩戒引入拟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任、拟调整干部、拟表彰干部等领域,已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执行联动协同效果有所提高。
新机制给力,打破惯有工作定势。2016年,创新执行工作“110”模式,实行司法警察与执行干警协同作战;5月底,以流程再造破解执行坚冰,在执行局设立执行查控中心,集中开展“四查”工作,有效实现了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办理上。2017年,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灵活分配人员,组建了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9个执行团队,执行干警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提高了执行战斗力和案件质效。面对更加繁重的执行工作任务,2018年9月,不断探索创新执行工作模式,实行分段集约、繁简分流、扁平化管理,切实发挥团队化分段集约执行新模式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发布悬赏公告5期9人,司法拍卖63件,在拓宽查人找物途径、提高财产变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尝试。
强手段角力,充分展示司法权威。2016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执行“春雷”行动、执行“大会战”、“春雷行动”、“夏日风暴”“凌晨执行”、“拂晓行动”、“三秦飓风”联合执行等执行专项行动,将风暴式集中行动常态化,尤其是在开展执行专项行动期间,执行干警面对“案多人少”的现状,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加班成了常态,有效震慑了一批案件被执行人,多名案件申请人自发张贴感谢信并送来锦旗。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司法拘留575人,促使278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移送拒执犯罪9案9人,宣判2件拒执案件,高压惩治拒执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多招数发力,提升执行社会效果。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公司联合发文,对失信被执行人“量身”订制失信彩铃,进一步压缩“老赖”生存空间。加强“一网两微”自建媒体平台与新闻媒体、电视台等的协作配合,拓展“电视+官方网站+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其他媒体(蒲城圈、蒲城县五城联创等)”等曝光渠道,2016年以来共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9批次1322人,每批次阅读量均超过了2万人次,促使200余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积极探索“善执”机制,利用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化解了不少涉弱势群体等特殊案件。同时多方争取司法救助金,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救助款83.5万元,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
风暴式拉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通过参加陕西电视台“法治微前沿”、渭南电视台“环境热线”“法治渭南”栏目、渭南日报刊登执行工作动态、发挥官方网站及“两微”平台作用,多形式宣传在加大执行力度、拓展失信惩戒范围、打击“拒执罪”等方面的主要措施,从正反两面开展宣传执行工作,同时采取印发宣传资料、赶集进村宣传、张帖悬赏执行公告、发布、张贴敦促被执行人限期履行义务的通告等形式,不断扩大执行宣传效果。做好系列宣传活动策划,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决战今秋”网络媒体直播及“执行开放日”活动,专门印制了《在法院,有一种无奈叫“执行不能”》宣传彩页及展板,积极开展“执行难”“执行不能”专题宣传,引导社会对“执行不能案件”形成科学理性认识;精心撰写了《古稀老人要账难 法官执行了心愿》《把握信息迅速出击 瓜果地里现场执行》等40余篇信息报道,执结的瓜果地执行案件报道被《人民法院报》微博转发,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等媒体制作成了专题节目予以报道,大力培树执行典型人物,推出了荣立个人“二等功”、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渭南标杆王军洲,通过系列宣传切实达到了凝聚力量、理解执行、尊重执行的浓厚司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