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家事审判庭”很偶然,是在微信朋友圈里一篇文章分享里看到的。记得很清楚,是被“家事”二字所吸引,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让人们对调解“家事”退避三舍,怎么还有人专门去碰荆棘。虽然好奇心满满,但感觉我的工作和生活与这个事情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也就再没有去关注了解,直到2019年3月很荣幸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最初结缘的便是家事审判庭。
今天是我担任蒲城法院人民陪审员的初次履职,参加陪审恰好就在家事审判庭。到了法院大楼505室见到了李妙娟庭长,有些意外,这位年轻漂亮且睿智的女庭长是个80后!完全与我脑海里影视作品上的法官形象没有重叠。边看着今天审理的案卷,边听李庭长介绍案情,了解到这是一起由已经判决的离婚案件衍生的财产分割官司。
走进圆桌法庭,当事人双方也到了,第一感觉旁听的家属多且情绪激动。坐定之后,还没等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当事人双方又言语相向,看来初次参加陪审就遇到了“硬茬”。前期法院举办的人民陪审员培训会上,法院主管领导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就陪审员的职责及履职事项对新任命的人民陪审员进行了培训,再加上自己就在窗口部门,每天工作就是接待来访群众,想着参加陪审多少还有点底气和信心。
随着审判长一声:“现在开庭”,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庭审现场。原告任某先陈述起诉状,要求被告王某及其母亲对农村平房和瓦房进行财产分割。被告答辩称:平房原告并未出资,是由其母亲、4个姐姐共同出资建成;瓦房是其父亲40多年前建成,与原告没有关系。针对争议焦点,审判长要求双方提出证据支撑观点。一方还未讲完,另一方旁听家属情绪激动簇拥上来,审判长严声呵斥,在法警及时制止下才坐回旁听席,法庭审判得以继续按照程序进行……
虽说我参加这次陪审是有些思想准备的,但理论和实践还是两码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停留在书本显然不够,今天以人民陪审员身份亲自参与案件审理,才真正感受到参与司法的欣喜和法官工作的不易。初次履职,有些拘谨局促,相信在县法院法官的指导下,工作会越来越顺利,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民审判员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