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蒲城法院罕井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使反目成仇的表兄弟握手言和。
剑拔弩张的兄弟
杨东与王强是姨表兄弟。2017年5月王强盖房时找杨东为其施工,房子建成后经过算账,王强尚欠杨东施工费30000元,王强写了欠条承诺2018年10月底结清,到期后王强付了17600元,下余费用一直未付,杨东遂一纸诉状将王强诉至法院。
王强应诉时对欠钱的事实没有争议,但却很不理解,“我们是兄弟,我把他当亲哥,他认我作表弟,无论有啥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为啥要起诉到法院?当初盖房找他是想让他挣点钱,现在他竟然把我告到法院。没给钱是因为他建的房有质量问题,地基下陷,墙体裂缝,房屋漏雨,地面不平,墙面误差八到十公分,我才是受害者,我才不同意调解 。”
参与调解的舅舅
开庭前法庭主持的调解中,王强只愿意付2000元,而开庭后,王强又坚持要对房屋质量问题申请鉴定,考虑到双方之间的关系,也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法官并没有着急结案下判,而是专程到现场实地勘察后,邀请了两表兄弟的舅舅参与调解。亲属长辈到场与兄弟两拉家常、讲事实、摆道理,法官适时结合农村建房的法律关系进行释明,两兄弟开始不在关键问题上“顶牛”了,两兄弟在互相道歉后握手言和,并达成调解协议。
法官寄语
本案虽是表兄弟的纠纷,但却是一起在农村较为常见的因建房发生的纠纷。在房主一方提出房屋施工质量的异议后,法官如果简单机械地适用建设工程标准去审查施工质量,并不切合农村建房的实际。法官在现场查看了房屋状况后,依法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方案,并成功地找到了“舅舅”这个化解矛盾的“药引子”,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这也是化解此类农村建房纠纷的一起成功案例。
(编者注:文中涉及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