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名称:关于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的建议
建议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主任 高明芹
“加强民营经济的产权保护,加大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2019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主任高明芹带来了这样的建议。
高明芹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所有主体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对涉及民营经济物权的保护。对民营企业涉及股权纠纷的,对事实一定要调查清楚,适度加大法院主动调查的力度,严格依据公司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其中顾雏军、张文中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审。“这种做法对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有积极的正面意义。”高明芹说,如何让人民群众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要通过个案,特别是典型性案例、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例的公正处理,对社会起到昭示作用。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保护产权、保护民营经济、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决定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制度。
从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中,高明芹了解到,201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数个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既向全社会释放了中央保护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的强烈信号,又为人民法院的个案审理提供了标杆和指引。
“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公正审理,切实增强了各类市场主体人身和财产安全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高明芹对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表示满意。
作为连任三届的“老”代表,高明芹结合专业优势,一直关注、关心着法院工作和涉法领域。她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一个关于制定多元化纠纷解决促进法的建议。
“需要通过立法,从制度层面上推动和解、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与诉讼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一套完备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高明芹表示。
高明芹建议,制定多元化纠纷解决促进法,要明晰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涉及的各主体的职责,避免出现相互推诿;强化各解纷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告知义务,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纠纷解决途径;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范围;设立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性服务平台、专业性纠纷多元化解公共服务平台、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