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全景扫描中国司法事业的“前世今生”
——走进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6-30 11:26:03 打印 字号: | |

“这部纪录片,用翔实的史料、鲜活的案例、精良的制作,对中国司法的‘前世今生’进行全景扫描,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司法的智慧与担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胡建淼对记者说。

 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两季共10集,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司法得与失,阐述现当代中国司法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华司法文明在精致影像中再现辉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从历史讲起:彰显中华司法文明的厚度

 第一集讲述中国司法体系从官府衙门到现代法院的变迁,探讨我国古代司法体制特点和现代司法体制的形成过程。纪录片回顾了古代司法体系象征——“衙门”的发展历程,追溯从清末迈出近代司法改革第一步,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国司法逐步踏上现代化新征程。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的司法故事和法治经验。”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宣传教育部副主任袁晶表示,纪录片集纳了中国司法发展的珍贵影像和历史瞬间,深入挖掘历史素材,用生动平实、娓娓道来的故事语言,将中华优秀传统司法文化鲜活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古今案件剖析看司法在民法领域的表现,第二集从中国古代儒家倡导“重义轻利”观念引入,探寻民商事司法文明走过的道路。

 从堂审旁听到司法公开,中国司法一直在追求看得见的正义。第三集讲述司法公开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从古至今庭审公开、公众参与审判、裁判文书公开的鲜明特征。第四集聚焦被公认为“东方经验”的中国特色民事调解制度,追溯“和为贵”的司法文化渊源,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司法的“调解”元素。第五集探讨中国法官制度发展,讲述从远古时代神明裁判到当今专业法官秉承司法责任制,再现中国司法职业化几千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渊源讲起,带领观众从古走到今,感受当代法治中国建设,真实的力量直击人心。”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富康年表示,纪录片用丰富的史实记录了中国法治发展过程,展现了司法审判制度日益完善和司法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是一部引导和启迪普通大众法治意识的佳片。

 让案例说话:讲述司法发展史中的人和事

 第六集讲述了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演变。齐国淳于髡、汉朝田仁、明朝郑士元……一个个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运行特点。何叔衡、罗瑞卿……近现代司法先驱者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经验,推动当代检察制度建立完善。

 从古代刑讯逼供到当代司法人权的实现,中国刑事诉讼的发展折射出司法理念的变迁。在第七集中,李斯案、来俊臣“请君入瓮”案、宋慈昆虫破案、白银连环杀人案等一系列令人惊心动魄的案件依次呈现,从证据角度观察司法文明进程,凸显中国刑事司法尊重保障人权工作的努力与进步。

 刑罚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始终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第八集介绍我国刑罚制度演变,展现司法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国刑罚制度也在新时代深化司法改革中不断抵达新高度。

 “从这些史上有名的案例里,我们能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司法发展的全景图像,回顾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悠久灿烂,体会特有的东方司法智慧,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评价道。

 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律体系,沿袭古代的“拦轿申冤”,发端于晚清时期司法革新,历经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沉寂蛰伏,随着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第九集从新中国“民告官”第一案讲起,回溯汉朝“诣阙上书”、唐宋登闻鼓、民国平政院,历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问世以来的乙肝歧视诉讼案、律师告铁路涨价案,以案说法,指明了新时代行政审判的前进足迹。

 第十集梳理了中华司法文明中法律制度发展和法制思想沿革。片中展示了从第一部公开的法律《铸刑书》到第一部系统成文法典《法经》,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每一部律法著述、每一次立法进步都成为中华司法文明的宝贵财富。

 用艺术升华:把专业融入精致影像之中

 “《中国司法》是一部良心作品,把有难度的题材做出了政治上的高度、专业上的深度、艺术上的精度和观众的喜爱度。”原空政影视中心主任、著名影视人郭旭新观看纪录片后,这样评价道。

 《中国司法》从筹备到正式开播,历时整整1807天。摄制组足迹踏过17个省、42个城市,还原了207个经典场景和500多名中国司法发展史上的重要角色,邀请了44名著名法学专家为《中国司法》倾献法治声音。

 “这部纪录片在艺术上是一部上乘作品。无论是策划还是结构创新,拍摄还是制作,专家访谈还是解说配音运用,各个层面都力求做到了精益求精。”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黄皓表示。

 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主任才华看来,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除了贯穿其中的法治精神内核,也与它开阔的观察视野、精心的结构编排、娴熟的镜头语言密切相关。“纪录片采取了情景再现加专家解读的叙事方式,故事引人入胜,解说诙谐幽默,专家解读权威,是一部符合时代需要、面向人民群众的法治题材佳作。”才华说。

 “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那就是对传统文化创新性挖掘,对域外成果创新性转化的展现,客观、准确地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中国司法》以历史的纵深和宏大的叙事展示了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脉络。“让普通公众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画面直观地感受中国司法的进步和力量,体会到当代中国司法的正义追求和制度基础,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朱列玉表示。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