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做时代法官 解群众新忧
分享到:
作者:王照民  发布时间:2020-08-11 15:45:06 打印 字号: | |

 作为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保持廉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

 当前,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法官必须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群众多元司法新期待;坚持公平正义,注重能力提升,努力让审理执行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和人民法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主张,反映了党和人民对法治建设的时代要求,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新时代法官,要认真学习,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不能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就无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新时代的人民法官要牢牢把握学习的方向性、前瞻性,一方面,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时代人民法官。另一方面,精学专业知识。要秉持专业思维,坚持法治信仰,坚持学习,不断适应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同时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中汲取心灵营养。

 新时代法官面对海量案件,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建立大格局。新时代人民法官要心系人民,牢记“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行为准则,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新时代人民法官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生命线,切实把好法律适用关、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在诉讼活动中,要恪守司法良知,在诱惑面前不迷失,在压力面前不畏惧,在亲情面前不困扰,把司法为民阳光传递给人民群众,以客观中立来保障司法公正。

 司法廉洁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廉洁更是树立法律威严而神圣的地位的关键。人民法官要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廉洁的司法定力,自觉遵守廉政纪律,恪守法官职业伦理道德和司法良知,秉公办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理想信念的力量转化为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思想信念一旦出现偏差,必然会带来政治上的变质、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新时代人民法官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多交益友、诤友、信友,不交无德、无义之人,要自觉远离庸俗、腐化的“小圈子”“小团体”,保持独立人格和健康情趣,确保不为世俗所惑,不因外界所扰。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