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网课何以成了“游戏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8-31 15:38:17 打印 字号: | |

 据一项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学生的调查,约三成受访者表示“全天基本离不开手机”,还有一成青少年“一天中什么也干不下去,就是玩游戏”。有一天网课结束后,一位家长调出了电脑里的浏览记录。一个半小时的课程里,孩子竟然打开了40多个网页,网络小说,网页游戏,还有提供游戏直播的视频网站。总之,都与学习无关。

 网课成了“游戏课”的焦虑,于许多家长都感同身受。家长要上班,而一旦失去了监管,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当然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这也正是开发商借此赚钱的法宝。

 而游戏管理的失序和混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比如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网游实名制,且不说并没有落实,其本就形式大于内容,很大程度上是虚晃一枪的“监管”。像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每天在线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设计初衷是好,但早已被许多孩子轻松破解。因此,加强对一些网游公司的监管,要求其提供更完善的防沉迷措施,有关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当然,另一方面,对网游“堵”的同时,也要多下一点“疏”的功夫。首先,网课要避免枯燥乏味,要让孩子觉得课程生动活泼,甚至比游戏还有吸引力。其次,除了线上的网课,也应多安排一些线上的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宅家的日子不再沉闷,让网课之余也有轻松和有趣,如此,恐怕就很少有孩子去整天玩游戏了。虽然现在孩子都已经陆续复课,但如何与游戏去“争夺”孩子,无论于家长、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钱夙伟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