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诚信诉讼码”让诚信激励走得更远
分享到:
作者:郑建钢  发布时间:2020-09-01 08:55:45 打印 字号: | |

 五色“诚信诉讼码”在强化正向激励机制的同时,建立反向约束机制,起到了加强信用惩戒,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去年9月,浙江宁波在全市法院系统推广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通过正面引导的柔性方式,鼓励促进当事人诚信履行裁判义务,既打破了执行僵局,又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今年8月18日,宁波中院探索推出五色“诚信诉讼码”,借鉴健康码的形式,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和支付宝芝麻信用做法,尝试为诉讼主体进行“信用画像”。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老百姓关于守信践诺的最朴素的价值观。但是,有些人欠了他人的钱,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归还。即使兜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却依然一条道走到黑,而且还要千方百计逃避法院的执行判决,妄图赖账。这样的“老赖”,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其经营活动也要受到种种限制,一点都不冤。

 但也有一些被执行人,并没有失信的主观故意,只是确实因为囊中羞涩,暂时失去履行能力,不过愿意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履行意愿比较强烈。对于这样的被执行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纳入失信“黑名单”,却也不妥。

 既然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重在诚信激励,那么,就很有必要对诉讼主体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8月探索推出的五色“诚信诉讼码”,由于有了比较明晰的量化评价分类,更好地承载了评价、服务、惩戒等职能,有助于为诉讼主体进行“信用画像”。

 五色“诚信诉讼码”以红、黄、绿、蓝、金“五色”的直观形式,对当事人在以往诉讼中的行为进行分类评估、量化评价、精准管理。其中,红码、黄码属于负面码,绿码属于中性码,蓝码、金码属于正面码。按照当事人行为,系统分别设定了30多种后果,有红利,也有惩戒。

 五色“诚信诉讼码”在强化正向激励机制的同时,建立反向约束机制,起到了加强信用惩戒,扶正祛邪的作用。相比那些对付“老赖”的各种惩戒,“诚信诉讼码”让诚信激励走得更远,更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的案件,提高执行效率。同时,有利于激励诚信履行者获得良好的社会信用评价,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破解执行难,办法不妨多一点,视野不妨宽一点,可以通过惩戒、激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当事人被列入红码后,将通过宁波中院微信公众号、“信用宁波”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公布,公示期限为5年,并记入当事人信用档案,使其受到应有的失信惩戒和信誉损失。当事人被列入正面码的,则有一定的激励红利,其激励和引导作用显而易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这对于进一步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激励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破解法院执行难,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