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加贫困地方“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快速致富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各地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核心,深挖当地资源,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大兴扶贫产业,为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迈向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实践中,产业扶贫应结合本地实际,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果,在产业长效性、高效性、市场化三个方面下足功夫,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推动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获得最后胜利,加快进入小康社会步伐。
产业扶贫应在产业的长效性上下功夫。每个地方的资源不一样,地域文化不一样,地方的生活习惯、生存条件各有千秋,这决定了产业扶贫必须适应当地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交通位置等。要深入调研,拿出科学的扶贫产业,既适应当地发展条件,又要让当地人乐于接受,两者相得益彰,方能促进扶贫产业长效发展。
产业扶贫应在产业的高效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让扶贫产业快速发挥效益,充分带动当地群众摆脱贫困,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产业的科技性,如果以体力劳动为主,生产效益不高,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和适应快速增效要求。为此,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时,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注重效益优化,强化科技引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扶贫应在产业的市场化上下功夫。产业扶贫最终要接受市场检验。产品质量经得起消费者检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让扶贫产业行稳致远。在着力强化产业质量,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还应在人才培养、效益提升、营销模式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如此,方能让产业扶贫在市场经济中赢得商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张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