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短评
随手拍违章并非“管闲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10-12 09:24:06 打印 字号: | |

 在假期出行时,河南一位返乡的李先生看到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拍了361张照片向警方举报,在网友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举报他人交通违法,真的是在道德上让人不齿的“打小报告”吗?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已经于今年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明确了公民举报控告的这些证据,公安部门必须接收并按规定处理。也就是说,法律层面是鼓励和倡导公民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的,而面对举报的线索,公安部门也必须接收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因此,群众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并非“管闲事”,而是主动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帮助公安部门落实法律规定的行为。

 而一些网友从道德角度认为这是一种“打小报告”的做法,同样站不住脚。所谓“打小报告”,本身就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一概的否定和指责,尤其是在交通违法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举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责任,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打小报告”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面对眼前公然的交通违法行为无动于衷,反而是对恶的一种纵容乃至包庇。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群众随手拍交通违法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而拍照之后向交警部门进行举报,本质上是公民之间的一种互相监督。这种互相监督不但是对交警部门执法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而且可以对机动车驾驶员起到一种震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莫违法,违法必被拍”社会氛围,减少交通违法现象,守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苑广阔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