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要强化思想保障、机制保障、人才保障,全力做好司法建议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司法服务。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能动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司法公信的重要方式。各级法院要强化思想保障、机制保障、人才保障,全力做好司法建议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司法服务。
强化思想保障,提高认识。各级法院要切实提高对司法建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司法建议的建设性价值功能及适用意义,准确把握司法建议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正确方向,教育引导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学懂弄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服务的通知》《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司法建议工作政治方向、政策取向和公正导向的有机统一。要坚持问题意识,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一深化改革总目标,注重总结归纳相关案件中所反映折射的相关部门、组织在制度建设、职能发挥、实践运行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短板,增强司法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动力。各级法院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一名院领导分管司法建议工作,研究室等专职机构负责牵头协调,对各业务庭室设定每年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强化督查检查,每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及时召开协调会,总结经验方法,解决问题困难,从根本上坚决消除各类“中梗阻”现象。要完善激励机制,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业绩考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举措,既突出“量”的客观指标,又强化“质”的主观评价。要健全报送跟踪程序,事前与相关部门、组织加强沟通,充分了解问题产生原因,事中潜心思考,按照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规范书写对策措施,事后对发出的司法建议做好跟踪和记录,主动与被建议单位沟通、对接,增强司法建议的反馈率和接受率。
强化人才保障,夯实基础。各级法院要健全培训机制,通过专题培训、研讨等多重形式,切实使干警掌握司法建议工作要求,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司法建议写作技巧,提高干警司法建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突出实践历练,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注重调查走访,加强类案梳理,善于运用司法大数据从案件背景、成因、特点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查找问题,遵循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打造出优质司法建议。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注重司法大数据收集,着力提升干警运用大数据能力,推动司法建议工作高效、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