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看似平静和谐,在大家丝毫没有察觉之时,已经有人将罪恶的魔爪伸向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而这应该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案情回顾:
被告人李某(男)是某学校的体育老师。2019年2月至10月,李某在校任教期间,为了寻求刺激,满足淫欲,利用其教师身份和便利的住宿条件,先后分别多次对六名10至11周岁的男童进行猥亵。案发后,被告人李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利用其教师身份,多次以淫秽下流的手段猥亵多名对性还没有认知能力的男童,其行为严重侵害了被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严重,依法应予以从重处罚。据此,蒲城法院以被告人李某犯猥亵儿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禁止其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职业,期限为五年。
法官寄语:
这一案例着实让人心情沉重,可能大家都会痛斥一句:“变态”!是啊,老师不仅是孩子学识上的领路人,更是他们心灵上的奠基者,天真的孩子对老师有多信任、多尊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会让人有多痛心、多愤怒。现实中,不法分子常常凭借自身的“特殊身份”屡屡将魔爪伸向少不更事的儿童,其卑劣行径对儿童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和伤疤无法因案件的落判而完全消失。据最高检统计,2019年前11个月起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约2万人,这或许是冰山一角,痛定思痛,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数字,此类案件的发生反映出对儿童性保护意识和性防护能力教育的缺失。然而,我们的传统思想里总是“谈性色变”,对性总是持有一种回避、禁忌的态度。家长能够倾其全力给孩子以所有类型的教育,却唯独对性教育避而远之,有多少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严重缺失,而及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性教育,提高孩子遇到不法侵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正确的性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比之盲目抑制回避和置之不理,更应顺势引导,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编织一张保护网,做到防治结合,让恶人不再有可乘之机,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孩子们的世界里一片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