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业务研讨
支付宝转错账能否要求返还
分享到:
作者:王勇勇  发布时间:2021-05-14 15:35:48 打印 字号: | |

众所周知,支付宝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们可以利用支付宝软件购买火车票、预定酒店、查询快递等。

当然,支付宝以其强大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患,现在用支付宝付款的人越来越多,支付宝转账一旦付款成功,资金会立即到达对方账户,万一操作失误,转错账,需自行与对方协商,请求对方退还,可对方将我们拉黑,只能自认倒霉?

案件事实:

2020年春节期间,王羽与梁盼在游戏里相识,王羽以其熟练的技术吸引了梁盼,二人遂结为“师徒”关系,经常一起组队开黑。因购买英雄、赠送皮肤等需要充钱购买点券,作为徒弟的梁盼主动添加了王羽的支付宝,并多次向王羽转账,数额不等。2021年3月,王羽欲将支付宝余额8000元转账至自己的银行卡,因支付宝“最近”记忆功能,误将该款汇至梁盼名下,王羽通过支付宝客服多次联系梁盼,协商退还事宜,均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理依据: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羽可以依据不当得利制度要求梁盼退还该款项。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遭受损失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不当得利有三个基本要件,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失;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或者丧失了合法根据,即没有法律上、亦没有合同上的根据。王羽向梁盼转账8000元的客观事实存在,梁盼占有该款项无法定理由及约定事由,梁盼占有该款项缺乏依据,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那么,王羽能否要求梁盼支付利息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产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和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该规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二是返还的范围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产生的孳息,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利息虽属于法定孳息,但依据民法理论,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取决于收益人的主观心态状态,即利益取得人为善意时,其返还的范围以现存收益为限,如果利益取得人为恶意时,其不但要返还其所取得的利益,还要赔偿相关损失。不当得利得利理论基础在于“任何人不能基于自己的过错而获得利益”,因此,是否应支付利息应结合个案判断。现已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该理论进行了确认,更加明确了不当得利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法官寄语:

最后,提醒大家,在进行转账时不要马虎大意,认准账号信息和姓名;转错账后也不要慌,及时联系支付宝客服,对该笔转账提出异议,保留支付凭证、聊天信息等相关证据,及时到法院诉讼。

法条链接: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六条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编者注:文中涉及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