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蒲城法院罕井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当庭向原告归还了借款,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正是罕井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的生动写照。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原告畅快与被告拖沓是同村好友。2019年11月,被告拖沓因为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就给原告畅快发微信,说情况紧急需借款10000元,并承诺几天后就还给原告畅快,只是过度。原告畅快收到被告的微信后,二话没说就通过微信转给了被告拖沓10000元。此后,被告拖沓却不断食言,一直没有向原告畅快还钱,也没有出具借条。原告畅快多次讨要无果一气之下就将被告拖沓起诉到了法院。
罕井法庭受理后,采取电子送达的方式向原、被告送达了涉诉材料和开庭传票,但被告拖沓没有按时到庭,而原告畅快能够提交的证据仅仅为其向被告拖沓转账的微信账单,双方的微信聊天记录等均已删除。原告畅快据此可能无法胜诉。看着原告畅快无奈的表情,庭长郝建锋和法官助理王勇勇决定先行开庭,庭后再联系被告拖沓,争取让其到庭以查明案件事实。庭审结束后,王勇勇多次拨打电话,终于联系上了被告拖沓,并通知双方于次日到罕井法庭调解。次日,原、被告均按约定的时间到法庭,被告拖沓承认从原告畅快处借款,但没有还钱的意思。经过王勇勇向双方释法明理、耐心调解,最终被告拖沓当庭向原告畅快归还了借款,原告畅快撤回了起诉。
法官寄语:“群众利益无小事”“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切切实实落到实处。本案的标的额虽然不大,但也是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罕井法庭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处处为当事人着想,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了当事人诉累,充分彰显了司法的温暖和关怀。
(编者注:文中涉及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