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法治智慧、法治力量积极服务保障全运盛会,当好全运“服务员、裁判员、守门员、调解员”,确保实现“精彩圆满”的目标。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举国关注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陕西西安举办。伴随着火炬传递点火起跑仪式的成功举行,全运会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的重大要求,西安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营造“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浓厚氛围,并已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迎接盛会的到来。作为人民法院,我们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法治智慧、法治力量积极服务保障全运会,确保实现“精彩圆满”的目标。
传播法治声音,当好全运“服务员”。全运会是建党百年重要历史节点上国家举办的一次重大标志性活动。全运会因盛世变得引人瞩目,而盛世又因法治变得更加昌明发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法治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人民法院,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服务保障全运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运会赛事司法服务水平和自身能力,充分践行“一线工作法”,当好全运会的服务员。为此,西安法院成立了全运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优势,带着使命、带着感情,深入基层一线,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用鲜活的案例讲解法律,把宪法、民法典等一批人民群众日常接触较多的法律条文讲清楚、讲透彻,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做足做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让法治建设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各行各业各个系统;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为全运会的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践行服务宗旨,当好全运“裁判员”。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体育赛事参赛队伍多、各类比赛项目竞技性强、参赛主体和市场开发利益相关主体类型多元化,由此必将产生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如赛事组织者与参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体育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赛事举办方与全运会各类参与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及我们常常遇到的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作为体育盛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必须永葆初心,担当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好各项法律服务工作。为此,西安法院制定了相关司法保障措施,开通涉全运会案件办理的“绿色通道”,设立专门案件受理窗口,对涉全运会案件进行优先受理、快速流转、全程流程监控和结案审核,采取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运用繁简分流机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充分利用智慧法院,满足全运会期间群众各类诉讼服务请求,对涉全运会案件的审理,摸清当事人诉讼需求,找准当事人疑虑困惑,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争议,随时准备以战斗姿态迎接新型案件挑战。要从大局出发,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相关问题及困惑及时开展分析研判,确保涉全运会案件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审结,为全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保护知识产权,当好全运“守门员”。知识产权是一项充满活力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创新的事业。体育赛事知识产权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共同提高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体育赛事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与全运会体育赛事相关的特殊标志、域名、著作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特许经营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如著作权人就体育赛事的精彩瞬间根据不同的角度所拍摄的照片或撰写的文章,均可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不属于单纯的事实消息,不构成时事新闻,因此,若报刊多媒体转载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应承担民事责任;再如体育赛事授权市场中有关赛事直播、转播、点播等权利的含义以及如何与著作权法所规定的权利相对应等问题,亦值得注意;还有第十四届全运会特殊标志如组委会的名称、徽记、域名、吉祥物、会旗、会歌、纪念品、主题口号、宣传片等都可能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不能未经许可擅自生产使用。作为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全运会知识产权纠纷时,不但要保护体育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维护体育产业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要注意推动体育事业和产业的长远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水平和营商环境,平衡好各方的利益。
化解信访案件,当好全运“调解员”。全运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是树立体育强国形象的重大赛会。作为人民法院,在全运会期间,要深入开展矛盾排查,集中梳理闹访、越级访等隐患,扎实做好各类接访工作,加强与重点人群所在的街办、社区沟通,积极为案件信访人答疑解惑,对苗头性风险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依法妥善积极化解各类信访案件,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防止极端事件发生。要认真落实院领导接访制度,严格落实信访值班制度,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任务,坚守安全底线。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活动,加强与辖区单位、街道社区的沟通互联,积极收集小区院落存在问题和群众需求,指导物业家委会等组织依法进行调解工作,让矛盾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实现纠纷的源头治理,为全运会举办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秩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