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法官助理小余接到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叫小梅的女人怯怯的声音。经常有当事人打电话咨询与案件无关的法律问题,小余已经习以为常,可是这次有点特殊。
小梅只说了两句话就开始啜泣,她问小余的问题不难,可是她在描述问题的时候却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不在了,我欠别人的钱,是不是我名下的房子就会被人家收走”。听到“如果我不在了”,小余心里一惊,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为什么她要说 “自己不在了”,小余赶忙问,“你遇到啥难事了,你也说说,不是法律问题也没事。”小梅开始向小余诉说自己的经历。
小梅名下有车有房,生活本来还不错,2020年开始和现在的男朋友处对象,原以为自己找到了真命天子,谁知却是踩进了一个无底洞。男朋友在手机上赌博,借了一屁股债不说,还让小梅以自己的名义借网贷、刷信用卡,男朋友总是说很快就能还上,小梅被法院通知后,她才发觉自己已经负债七八十万元,早已无力偿还,她甚至把名下的车变卖用于偿还借款,但对于巨额债务依然是杯水车薪。最近一段时间,催债电话和骚扰电话让她焦虑不安、绝望、窒息,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小余听完小梅的话,心里非常担忧,也很着急,生怕她做傻事。细心的小余发现,小梅其实是因为网贷平台及银行告知她会向法院起诉她,她担心会收走自己名下房子才会情绪失控。小余安慰她,首先网贷公司的利息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利率,是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的。而且,现在因为疫情影响,她的收入暂时受到影响,可以多和银行沟通,看能不能宽限时日再还款。小余发现小梅听着自己的话情绪稍微稳定些了,接着说,作为成年人借款时也要理性,既然当时借款都是自己借的,那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小梅低声说自己知道,但是想想这些债务自己十年都还不清。“十年还不清就还十五年,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所以不要想不开。”小余继续开导她。小梅一边听小余的话,一边也提出自己的疑惑,待小余开导完,小梅心里的疑惑也解答的差不多了。通话的最后,小余再三告知对方,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打电话咨询,小梅不停地道谢。挂完电话,小余松了一口气。
法官助理有话说:现在人们常说“理性消费”,作为一名看过太多有关网贷案件的法官助理却想告诫大家“理性借贷”。当你借贷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特别是用借贷的资金给他人提供担保,若对方不能还款,你是否能承担还款责任,若是你根本无法负担的巨额债务,请你勇敢的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