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 立足民族民情 培养双语法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3-08 11:01:25 打印 字号: | |

    “百色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

    3月5日,与记者聊起自己的家乡,罗朝阳不无自豪。

    壮乡红城,千姿百色。

    近年来,百色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因地制宜成立铝业人民法庭、金融法庭、旅游巡回法庭、“芒果树下调解室”、砂糖桔果业链纠纷服务中心等,有力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在百色市田阳区人民法院走访调研期间,罗朝阳了解到田阳区法院建立了“农家小院调解室”,积极邀请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明白人”共同调解矛盾纠纷,指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法治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法院智慧。

    “作为一名壮族代表,我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群众打官司的语言交流难题。”罗朝阳介绍,百色聚居着壮族、苗族、瑶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部分偏远乡村和中老年少数民族群众打官司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百色市两级法院立足民族地区民俗民情,设立双语诉讼服务窗口,培养双语法官,打造双语法庭,保障当事人在诉讼期间能够使用本民族语言全面、准确地表达自身诉求。双语法官深入壮乡苗寨化解纠纷、普法宣传,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接地气、显温情的特色司法服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法院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困难事、烦心事的司法为民初心。”罗朝阳说。

    罗朝阳希望,法院能够加大力度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偏远地区的深度应用,让农村群众充分享受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红利。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