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要求 切实履行好基层人民法院职责使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1-24 09:57:14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夯实基层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固本之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基层人民法院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以高水平调研助推审判能力现代化,以高素质队伍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以高标准服务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基层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

加强司法理念审判理论学习研究,以高水平调研助推审判能力现代化。做深做实做优审判理论研究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要求,是引领、支撑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推动解决审判实践难题挑战的重要路径。一要围绕主责主业,发挥资源优势。对于法院而言,办案就是调研,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办案。要发掘好、研究好、利用好“法答网、案例库”,依托大数据平台,认真分析总结,提出司法建议,努力实现“解剖一个案例、解决一类问题”;要高效复盘案例、提升办案水平,努力建设司法案例研究领域的审判业务专家队伍。二要准确把握实际,因地制宜调研。深刻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立足省、市、县实际,对辖区基本情况、主要数据做到心中有数。聚焦司法服务中心大局的重点难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法律适用中的新类型问题、制约影响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的体制机制问题,选好领域、把好角度,开展对策性、应用型调研。三要全面解放思想,创新形式方法。要敢于直面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勇于打破思维定式,科学调配人力、时间资源,搭建用活调研平台、载体,完善评价考核、经费保障、成果奖励机制,在用足用好传统调研方法的同时,注重通过互联网发现问题、沟通民意、收集资料、统计信息,以调研形成科学决策、提升司法能力、推进改革创新。

凝聚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强大力量,以高素质队伍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要坚持“抓党建带队建提素质促审判”,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提升队伍履职本领,抓好纪律作风建设,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一要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完善司法责任认定与追究程序,强化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破解“放权与监督”的矛盾。深层次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充分发挥大数据预警、赋能、指导、激励作用,严格落实动态监督、过程管控职责,及时梳理研判,深挖问题根源,责任到岗到人,实现审执工作全链条靶向施策的“闭环式”监督管理。二要着力补齐业务短板。按照“专业、务实、管用”要求,常态化开展青年论坛、法官沙龙等活动,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等实际情况,开展精准业务培训;搭建上下贯通、内外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平台,健全上挂下派、同堂培训、师徒结对、交流轮岗等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警在办案一线接受考验、磨炼意志,以学促干、以干促学,让干警“敢为、会为、善为”。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坚持健全机制选育、保护、激励干警,将“考人”与“考事”有机结合,全方位、多维度动态掌握现实表现,推行分类别、精准化、差异化考核,让“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积极组织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优秀调研报告等业务技能大比武,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以高标准服务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人民法庭工作必须明晰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精准对接。一要强化审判保障。法庭内设置特邀调解员室、诉讼服务中心、科技审判庭、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图书阅览室等,向诉讼参与人传递司法人文关怀。健全高质效办案保障机制,畅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远程开庭、司法调解等通道,安装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庭审视频采集、庭审显示、电子举证、身份核验等设备,提高审判效率。二要优化工作方式。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运用“1+2+N”纠纷化解工作法、“法庭+综治办”“法庭+政府”“法庭+网格”等模式,全力化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审判“五进”,开通“普法解纷直通车”,把法庭搬到村组社区、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中,让“流动法庭”更好地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三要推进“最后一公里”。加大立、审环节财产保全力度,执行员提前介入,组建“审判法官+驻庭执行员+书记员”办案团队,主动跟进案件办理;推动法庭立审执一体化,由原审法官配合执行员查询当事人信息、约谈、失信曝光等,确保在一个法庭就能一揽子解决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基层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所在。基层人民法院应持续推动审判能力和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为深化改革注入强有力司法动能,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渭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蒲城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毛国建


 
责任编辑:李园